突破光模块测试瓶颈:东莞皓天技术团队的攻坚之路
近日,东莞皓天试验设备有限公司传来技术突破喜讯 —— 其研发团队成功攻克光模块环境模拟测试中快速温变试验箱的核心技术难题,为光通信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技术卡点:光模块测试遭遇 "温度难题"
随着 5G 通信与数据中心建设的加速,光模块作为信息传输的核心组件,对环境适应性测试提出严苛要求。其中,快速温变试验需在短时间内模拟 - 40℃至 125℃的恶劣温差,精准检测光??榈男阅芪榷ㄐ浴?/span>
"传统设备的温变速率和均匀性始终达不到测试标准。" 皓天技术部负责人坦言,现有试验箱在快速降温时易出现局部结霜,升温阶段又存在 3℃以上的温差波动,直接影响测试数据的可靠性。
灯火通明:六十个日夜的技术攻坚
2024 年初,皓天组建专项攻坚小组,十余名工程师开启 "711" 工作模式。每晚八点后的研发车间,总能看到团队围坐讨论的身影?;倒こ淌罟せ匾洌?有次为优化风道设计,我们拿着 CAD 图纸在试验箱旁比划到凌晨,突然想到用仿生学原理模拟蜂鸟翅膀的气流扰动模式。"
这样的头脑风暴持续了两个月。团队绘制了 30 余版设计草图,测试了 12 种不同材质的保温层,最终在控温算法上取得突破 —— 通过预判温度变化趋势,提前 0.5 秒调整压缩机功率,将温变速率提升至 15℃/ 分钟。
跨界协作:高校实验室里的破局之道
当遇到温度场分布不均的技术壁垒时,团队主动联系华南理工大学热工研究所。张教授带领博士生团队介入研究,通过计算机模拟发现:光??橐诺慕鹗舻既忍匦曰岬贾戮植课露纫斐?。
"教授建议我们在测试腔体内加装微型热流传感器,实时修正温度补偿值。" 电气工程师王工说。经过三方八次视频会议,最终确定在试验箱内壁植入 24 个红外测温点,配合 AI 算法动态调整送风角度,使温度均匀性控制在 ±0.8℃以内。
行业回响:测试效率提升 40% 的实证
经过三个月的可靠性验证,新研发的 HT-800 系列快速温变试验箱已通过第三方检测。某光模块企业试用后反?。盒虏凡馐灾芷诖?5 天缩短至 3 天,不良品识别率提升 27%。
皓天总经理表示:"这项突破源于团队对技术细节的较真,更得益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力量。" 目前该技术将推动光??樾幸档牟馐员曜忌丁?/span>


